相关分类

当前页面: >

网联平台体现的筹建按新方案启动--体现共建、共有、共享

发布者: 
湖南海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 2017-10-13 09:19:05

      在酝酿近三个月之后,网联平台的筹建近期已经启动。

      值得关注的是,原方案由于争议较大被否决。计划由两家支付巨头(支付宝和财付通)主导建设的思路,由于标准难统一、难互相备份,加之系统建设不透明、其他支付机构有“后门”担忧(涉及机构的信息保护)等而备受争议,最终被否决。

      据财新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新的方案充分体现了“共建、共有、共享”的原则,由网联平台的各参与方自主共建,确保从最初就统一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即确保技术标准是网联自己的。该平台计划于明年3月31日上线,支付机构将按照有关技术标准门槛分批接入。

      “网联”的全称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指要为支付宝、财付通这类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受央行监管。

      “现在的建设方式完全是透明的,从基础开始,统一标准和模式;也不可能招标,因为无论由哪家机构来建设都不能得到其他机构的信任,只有网联平台自己来建才行。现在是真正的共建,不是由任何支付机构主导,已得到业内比较大的认可。”一位接近央行支付司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

      财新记者获悉,除了支付清算协会,央行也将入股,以保证央行对网联平台这一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控制权和投票否决权。网联平台的股东上限是50家,募股机构在40家左右;股权结构方面,除了央行和协会,其余股东的股份份额最高不会超过10%,以防止网联平台被大型支付机构垄断。

      谈到业内关注的网联平台股权结构具体如何设计,“这也是难点,尚未最终确定,利益分配机制包括股权结构、怎么收费等,都还需要和机构沟通和协商,但保证不会是一家或几家独大。”前述人士透露。

      确保透明化和共建、共有、共享的原则

      11月初,新的网联平台建设方案已向业内通报。

      据悉,网联平台的筹备组是在与十几家主要支付机构多方沟通之后,最终确定了新的方案。这十几家支付机构占据支付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此前,10月下旬,央行正式发文批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称协会)筹备网联的建设,即按照市场化方式组织建设网联平台。按照前述文件的主要内容,央行将网联平台定位于“主要处理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并强调“不得处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的跨行支付业务”,各参与机构(支付机构和银行)按照“共建、共有、共享”及人民银行有效监管原则,合理设计运营机构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

         “原方案属于外包的方式,建起来快,但是后期改造难度大,加之后期如何运作不透明,外界无法了解;新的方案是所有参与方共同讨论,包括构架、技术路线和标准等,最大程度地透明、公开,这样其他支付机构就都放心了,也就没有那么大争议了;虽然前期建设慢一些,但是一旦确立统一的标准,后面的实施就会相对快。”前述央行人士向财新记者解释称。

         在技术实施路线方面,考虑到突飞猛进、快速增长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网联平台将采用服务化、平台化、分布式技术,并已招募了多位来自市场的分布式技术专家。目前网联平台的筹备人员有60多人,包括从各家支付机构借调的业务人员。

         据财新记者了解,新方案的实施路线是:第一步是向业内通报技术方案评审的结果;第二步是开始开发,同时募集股权;第三步是由网联筹备机构评估机构的投入。

         网联平台募集股权份额的计划是:系统性重要机构将参与网联的股份发起,而机构募股股权份额将和其参与网联平台的建设程度挂钩。参与程度的评估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参与的产品、组件、软件;二是人员贡献,三是对平台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反馈程度、响应程度。

         “把股权的募集过程和平台的共建过程捆绑在一起,贡献大的参与方就多拿股份,股份的募集过程也体现的是共有、共享原则。”一位参与网联平台建设的业内人士透露。

         此前今年4月1日支付清算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建设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清算平台的议案”,由支付清算协会组织发起设立实体建设运营网联平台,协会将参与实体公司出资,股东总数不超过50家,投资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